蝗虫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蝗虫 >> 蝗虫养殖技术 >> 浏览文章

蝗虫的生活习性

2010年12月19日 来源:本站转载 作者:致富经
内容摘要: 一、 个体发育

蝗虫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paurometabola),即在个体发育中,由卵经若虫(蝻),羽化为成虫,共有3个虫态。

(一)卵与胚胎发育

蝗虫行两性卵生生殖。卵粒大都呈圆柱形,中部较粗,有的略弯曲,向两端渐细,顶端钝圆或
 

一、 个体发育

蝗虫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paurometabola),即在个体发育中,由卵经若虫(蝻),羽化为成虫,共有3个虫态。

(一)卵与胚胎发育

蝗虫行两性卵生生殖。卵粒大都呈圆柱形,中部较粗,有的略弯曲,向两端渐细,顶端钝圆或呈狭圆形。卵壳外表光滑或粗糙,有的有花纹,有的由隆脊围成网状花纹小室,并在各条隆脊的交接处还有小瘤状突起。在卵的下端有由卵孔(micropyle)组成的卵孔带。卵孔一般开口于平坦的卵壳表面,多呈漏斗状,也有的则开口于丘状突起端部的中央。卵孔乃是精子进入卵的通道。蝗卵与雌蝗身体的前后方向一致,产卵时,卵后端先产下,精子乘机进入卵孔,并与卵核结合完成受精。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受精卵经胚盘(blastoderm)即囊胚期(blastula stage)、胚带()、胚膜(embryonic envelops)和胚层(ectoderm)的形成及其一系列复杂的胚动(blastokinesis)等发育过程,完成胚胎发育。 蝗卵的胚胎发育不仅在揭示动物生殖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指导蝗虫防治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东亚飞蝗卵期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特征至孵化所需天数(表4-1),常用来预测该虫的孵化期和防治适期。

表4 - 1  东亚飞蝗卵期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特征至孵化所需天数

胚胎发育时期

原头期

胚转期

显节期

胚熟期

胚胎发育特征

胚胎尚未发育或可见到原头和原体两部分

胚胎旋转方向,体宽扁,复眼色素明显,附肢清楚可辩

胸、腹部附肢分节清楚,胚胎与卵几乎等长,后足伸达第3腹节

胚胎发育基本完成,体表呈红褐色,后足伸达第8腹节,待孵化

20~25℃夏蝗孵化所需天数

21~24天

15~18天

9~12天

3~6天

27~30℃秋蝗孵化所需天数

15天左右

6~7天

4~5天

2~3天

(二)幼蝻孵化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胚胎真皮细胞先后分泌的第1、2、3层胚胎表皮,其中第1层胚胎表皮一直持续到胚胎旋转后期;第3层胚胎表皮将成为第1龄幼蝻的表皮;第2层胚胎表皮和由浆血细胞形成的浆膜表皮(黄表皮与白表皮)却包在胚胎之外。在胚胎发育后期,黄表皮和白表皮被第1对胚足带(pleuropodia)分泌的酶类消化分解变薄而破损,仅保留第2层胚胎表皮保护胚胎,防止胚胎内水分逸失;由于胚胎发育和蝗卵体积增长,使得卵壳逐渐老化、干瘪、破裂,失去作用。

在孵化过程中,幼蝻头和前胸背板之间形成有伸缩性的颈膜,可以蠕动推开前方阻碍物。第2层胚胎表皮继续保护幼蝻在卵囊和土壤中蠕动出土,不致划伤幼蝻幼嫩的体壁;同时,又由于第2层胚胎表皮外表生有倒刺,使得幼蝻在蠕动上升时不会下滑。幼蝻钻出土表时,利用颈膜的收缩力顶破前方的蜕裂线,再用足和腹部的运动,便迅速脱去第2层胚胎表皮,留在土壤表面。我们称其为孵化蜕皮或中间蜕皮。待体壁稍硬化,色素渐变暗后,即成为用足自由活动的第1龄幼蝻。由于脱下第2层胚胎表皮为白色,故称为白皮或白膜,或临时性表皮,群众称为胎皮。它是幼蝻孵化后的标志物。鉴于幼蝻包在第2层胚胎表皮内,其附肢和翅芽等受到限制,紧贴在体壁上不能伸展和运动,所以此时的幼蝻叫做蠕形幼蝻(www.nazashop.com)。它在理论上是真正的第1龄幼蝻,但为了区别于自由跳动的幼蝻,仍将在土壤中卵壳内被白膜包裹的幼蝻叫做蠕形幼蝻或预若虫(pronymph)。

(三)蝗蝻的生活习性

蝗蝻期的龄数因种而异,一般为5龄,部分种类为4或6龄,蚱总科有的蝻可达7龄。有些种类的雌性较雄性者多1龄。蝗蝻在发育过程中,不同龄期除身体不断增长外,有些形态特征差别也较大。其一,触角节数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多。其二,翅芽随龄期的增长而从小逐渐增大,而且通常在低龄期幼蝻的翅芽尖向下,后最2个高龄期蝻的前、后翅芽向上翻折,后翅在外掩盖着前翅,需到羽化为成虫时才改变过来,由此可以区别低龄、高龄和成虫期。其三,前胸背板的大小与形状不同。

(四)成虫的生活习性

成虫刚羽化后,体、足和四翅较柔软,不能飞翔,仅作短距离跳跃和步行,寻找食物。经一至几天时间的锻炼,待有翅种类的翅渐强壮,方可作飞翔。成虫的寿命较长,一般为1~3个月。成虫期主要任务是跳跃和飞翔活动,觅食补充营养,促进卵巢发育,多次交配和分批产卵繁育后代。一般种类的雄虫具有发音器官,有翅种类的发音器常位于前翅的前缘、中闰脉或前后翅端部和后足腿节内侧下隆线,其上有音齿;而无翅或翅退化种类则位于后足腿节内侧下隆线和腹部第2节侧面的摩擦板或克劳斯器(krauss organ)上。它们相互摩擦发出种间不同的声音,雌虫利用腹听器接受感应后,求偶交配。但少数种类则未发现有发音器官。

成虫的性二型现象明显,一般表现为雌虫个体比雄虫显著大,例如负蝗或剑角蝗的雌体约是雄虫的5~7倍。此外,有些种类还有不同的生物性或生态型,例如中华剑角蝗和短额负蝗分别有绿色、灰黄色或灰褐色等色型;东亚飞蝗则具有散居型和群居性,而且根据种群密度大小二者在发育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变。

二、年生活史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角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三、蝗虫的生活习性

(一)食性和取食危害方式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有些种类仅食单子叶或某些双子叶植物,如在正常情况下,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属于寡食性害虫;而短额负蝗主要取食豆科、锦葵科、旋花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双子叶植物,一般不食禾本科植物。有些食性范围则较宽,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均取食,属于典型的多食性种类,如山东省沾化县植保站调查,大垫尖翅蝗可达10科29种植物,其中对禾本科、莎草科、藜科、马齿苋科、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最喜食。当干旱季节,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二)活动习性

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白天活动,但阴雨天和大风天活动较少,甚至不活动的生活习性。有些种类的蝗蝻具有群居性,如在晴朗天气,东亚飞蝗蝻密度较大时,蝗蝻由栖息处逐渐转向阳光处;当地温升高后,蝗蝻集中成点、片状态,并且相互重叠堆积。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当成虫期密度较大时,在条件反射作用下,可以通过盘旋飞翔逐渐群集成群,最终造成大规模远距离迁飞。多数蝗虫无趋光性或无明显的趋光性,仅部分种类仅具有较弱的趋光性。当炎热的白天静止时,它们常将身体纵轴顺着太阳光,以便减少因辐射面积大造成体温过高;而在温度较低静止时,常将身体纵轴与阳光垂直,以便增加接受辐射面积提高体温。

(三)产卵习性

成虫的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产卵。雌成虫将卵聚产在土下。产卵时,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地势、土质和地貌,再将腹部插入土表,利用两对凿状产卵器的扩张力向下逐渐加深钻土成孔,直至整个腹部拉开节间膜入土为止,然后将卵逐粒产出,同时分泌排出胶质性腺液体,产卵毕,再排出大量此液体封闭卵室孔口。因此,卵囊是由卵粒外包着泥土和胶状物等形成的囊装物。其形状、结构、大小和所含卵粒数量因种而异。

第二节 蝗虫的生态学

蝗虫的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消长动态与生态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即环境条件决定了各种类的分布区域;即便在同一分布区内,必须有一定量的虫源基数和适于其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生态环境条件,虫口密度才能上升;反之,则下降。那么,哪些生态条件影响蝗虫发生呢?主要是气候中的温湿度和水文、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植被、寄主植物种类及其长势、有效天敌的种群数量和控制能力等。

一、 气候因素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蝗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1.体温

昆虫的体温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蝗虫体表温度与当地当时的气温、太阳辐射、地表温度等综合形成的环境温度基本相同,而体内温度除了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外,还受体色、体内新陈代谢、水分蒸发,以及蝗虫群聚、跳跃和飞翔等活动的影响。一般说来,蝗虫体内温度变化较缓慢,也略高于体表温度。有人测定表明,东亚飞蝗蝻跳跃时胸肌运动产生代谢热,其胸部较腹部温度高6.3℃;飞翔的雌成虫体内温度高于气温(25℃)5.2~8.0℃,雄成虫高于5.3~6.9℃。蝗蝻暴露在阳光下,其身体垂直于阳光与平行于阳光时的体温相差6.7℃;蝗虫体色深,易吸收阳光热能,所以,黑色较绿色蝗蝻的体温高3~3.5℃;由于东亚飞蝗群居型较散居型的体色深,在阳光下的第1秒内,体内温度多上升了5.4℃,一直达到平衡后,还高出5℃。

2.高、低温

遭到不良的高温或低温,往往会降低蝗虫的活动性,甚至造成大量死亡,但不同种或亚种及其不同虫态对温度的反应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了种群分布及其种群数量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卵期较其它虫态的抗寒性强,而抗高温的能力却随蝗蝻龄期的增长而增强。例如东亚飞蝗于亚洲飞蝗均以卵越冬,其中,前者越冬卵发育初期即包膜形成前的过冷却点约是-10~15℃;在-10℃地温下仅维持15天,在-25℃下1天即全部死亡。因此,冬季平均气温-4℃以下或最低温度-10℃以下的地区,东亚飞蝗不能安全越冬。然而,将后者越冬卵在室内不同恒温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其抗寒力较强,越冬卵在-5.75℃时经1天的死亡率为8%,-11.1℃ 时1天后的死亡率为76%//www.nazashop.com农村致富经//,-17.35℃时的死亡率为100%。如果在该蝗胚胎发育早期,特别是胚胎旋转前后或刚形成胚带时,短期遇到低温,甚至是-20℃,对蝗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尤其是未吸水停留在干燥土壤中的卵,遭受-30℃,无任何不良反应,都能生存下来。因此,亚洲飞蝗分布在东北和蒙新高原及其以北高纬度地区。由此可见,干旱年份越冬卵的死亡率低,如果冬季无强寒流,蝗卵的有效越冬基数会更高,为来年大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就是旱年蝗虫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

3.有效积温

蝗虫与其它昆虫相同,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与各虫态的发育速度呈正相关,与完成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呈负相关。所以,发生的世代数随不同地区年有效积温而异,即便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早或晚,年有效积温多或少,越冬卵孵化期和世代数也有些差异。但是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温度因物种、亚种,甚至于种群及其虫期的不同而异。例如东亚飞蝗越冬卵、蝻的发育始点温度分别为15℃、18℃,在25℃、30℃两种恒温内的有效积温为210日度;各龄蝻的有效积温在不同温度下各异,且随龄期增大而增高(表4-2)。了解蝗虫各虫期的发育始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根据当地近期10cm土壤温度的预报值和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计算预测蝗虫的发生期和防治适期。

表4-2   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各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日度)*

温   度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产卵前期

总计

30℃下所需有效积温

68.7

61.5

56.9

80.5

137.5

262.5

667.6

35℃下所需有效积温

58.6

74.5

70.1

88.9

117.0

201.9

611.0

25~35℃变温下所需有效积温

63.6

68.0

63.5

84.7

127.7

232.3

639.8

 *资料来源:李光博,东亚飞蝗的测报与防治经验。

原文:蝗虫 > 蝗虫养殖技术:蝗虫的生活习性

网址://www.nazashop.com/huangchongyangzhi/20102361.html

 
上一篇:稻蝗的生活习性
下一篇:下雨对蝗虫孵化的影响
扩展阅读:

[蝗虫养殖技术]蝗虫是我省松嫩草场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发生较重,对一些市县草场的牧草危害很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蝗虫,必须加强草原建设。为了摸清蝗虫发生情况,掌握资料,以便有效的防治,在省草原监理总站的领导下,在各...

[蝗虫养殖技术]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想农民朋友们对蝗虫这个名字一定并不陌生。蝗虫种类多,分布广,在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分布,有的在农田、有的在草原,也有的在林地...

[蝗虫养殖技术]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想农民朋友们对蝗虫这个名字一定并不陌生。蝗虫种类多,分布广,在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分布,有的在农田、有的在草原,也有的在林地...

[蝗虫养殖技术] 近儿年昆虫养殖业比较热,其中蝗虫(蚂蚌)以可食品种较多、药用价值很高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蝗虫在我国北方1年可养殖3次(自然环境下),如果能降低其死亡率,则蝗虫养殖不失为一项投资...

[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Grasshopper)是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昆虫,蝗科(Acrididae)与螽斯(Tettigoniidae)昆虫的总称。节肢动物门,又名蚱蜢、草螟、蚱蚂、蚂蚱。栖息在各种场所,热带森林低洼地、半干旱区和草原最多...

[蝗虫养殖技术]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想农民朋友们对蝗虫这个名字一定并不陌生。蝗虫种类多,分布广,在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分布,有的在农田、有的在草原,也有的在林地...

[蝗虫养殖技术] 一、亚种、分布与危害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innaeus属丝角蝗科(即斑翅蝗科)Oedipodidae。由于地理分布和外部形态的差异,全世界已知有10亚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其中,我国发生...

[蝗虫养殖技术] 一、种类、分布与危害 稻蝗属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我国已知近40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5种,即: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日本稻蝗O. japonica (Thunberg)、小稻蝗O. intricate (Stal)、长翅...

[蝗虫养殖技术] 一、 个体发育 蝗虫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paurometabola),即在个体发育中,由卵经若虫(蝻),羽化为成虫,共有3个虫态。 (一)卵与胚胎发育 蝗虫行两性卵生生殖。卵粒大都呈圆柱形,中部较粗,有的略弯曲,...

[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卵有的朋友都已经放在了棚里,今天下雨,一早上就有朋友在问,蝗虫卵在棚里下雨能行吗?我盖了特别严实.没有空气蝗虫卵会不会闷死? 蝗虫卵在棚里如果偶尔淋了点雨,对孵化也不会影响,只要在孵化中...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