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方法
白色真姬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其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生产设施、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包装等方面内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白色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方法。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是采用现代工业设施,通过人为调控环境条件,创造出适合其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环境,进行立体、规模、周年栽培,并实现高产、高收益的一种生产方式。2014年笔者在苏瑞合作社安庆源公司挂职期间,通过下车间、进菇房,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海鲜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生产设施
根据工厂化生产工艺,厂区分为原料场、晒场、拌料区、制包区、灭菌区、无菌接种间、养菌间、出菇间、加工车间等。水、电配置齐全,独立装配1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套。菇房墙体通常用双面0.5毫米的彩钢加厚夹芯板建成,板与板之间密封,保温保湿耐腐,具备环境自控设施接种室面积约60平方米,室内安装YT-015箱式臭氧发生器一体机、高效空气过滤器。养菌房单菌房面积约70平方米,内设养菌架,采用1.0厘米×1.2厘米镀锌角铁焊接,中架宽1.3米,边架宽0.9米,层间距0.35米,底层架离地0.2米,共10层,架间走道宽0.75米。每库可以培养20000~24000袋菌包。安装中央空调机组设备,能控温换气。每间标准出菇房安装1台7.5千瓦制冷机组,两台换气扇,4盏35瓦节能灯,层架上方装LED灯带,1台规格为9公斤/时超声波加湿机。出菇床架层间高0.5米,6层。架间走道宽1.1米,底层架离地0.2米。
二、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工廠化栽培一般只采收第一潮菇,应选择产量集中在头潮菇的品种。适合徐州地区栽培的品种为海鲜菇1号。另外,菌龄要适中,母种菌龄15~20天,栽培种菌龄30~40天。
2.原料选择
主料为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饼粉。原料要新鲜、干燥、无霉、无虫、无异味,不结块、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使用前经日光暴晒2~3天,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99-2002)。辅料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石膏、石灰、轻质碳酸钙等。基质中不添加含有植物剂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添加剂。
3.栽培料配方选择
真姬菇工厂化袋式栽培一般菌丝满袋40~50天,后熟45~55天,出菇期20~25天,整个生产周期为110~130天。以下为徐州当地高产配方,供参考使用。①棉籽壳40%,木屑38%,麸皮10%,玉米粉10%,碳酸钙1%,石灰1%。②棉籽壳50%,木屑25%,麸皮20%,玉米芯粉3%,石灰1%,轻质碳酸钙1%。③棉籽壳36%,玉米芯粉50%,麸皮10%,石膏1%,石灰2%,过磷酸钙1%。各地可根据当地原料资源,因地制宜,选用配方,但需做出菇试验。
4.拌料、装袋
按配方备料,先主料干拌,加麸皮、玉米粉搅拌均匀加水至无白心,再加石灰等辅料搅拌15分钟,培养料含水量63%~65%,手握培养料有2~3滴水渗出手指缝,pH值7.5~8.0。以双冲压装袋机装料,料袋为对折口径(17~18)厘米×33厘米×0.005厘米的聚丙烯袋,每袋填装料折干0.5公斤左右,料高14~15厘米,料中间预埋孔径2.5厘米、长13厘米的塑料打孔棒,拉紧套环,盖上无棉体透气型塑料盖。
5.高压灭菌和冷却
及时将培养料袋放置于37厘米×47厘米×10.5厘米的塑料周转筐内,再将筐放置于灭菌推车上,移入高压灭菌炉内。压力为(1.18~1.47)×105帕,料温126℃时保持两小时,自然降压后再移出,放置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冷却,待冷却至温度25℃以下准备接种。
6.接种发菌
严格的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室在接种前24小时用“84消毒液”消毒,接种前8小时打开臭氧机产生的臭氧消毒,接种1小时前开启空气净化系统通风换气。接种人员穿戴消毒的衣、帽、鞋和口罩,通过风淋室洁净后进入接种室。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双手与接种工具,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工具,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菌种瓶的外壁,菌种瓶的瓶口用火焰封口。接种前要用75%的酒精喷雾与擦拭消毒自动接种机的各工作部件。接种作业区域的通风换气单元采用下吹式,空气净化度达到10000级。接种时挖弃菌种表层1~2厘米老菌皮,接入打孔棒形成的孔穴内,填平孔穴,接种量为3%~5%。两人配合操作,动作快、准、稳。
发菌检查:暗光培养,发菌室内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每隔6小时通风换气15分钟,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25%。每两天检查栽培包一次,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污染包并剔除。接种后45天菌丝吃透培养料,继续培养50天左右,料面出现黄色水珠,袋壁处菌丝颜色由洁白转为土黄色,并形成粗壮的菌丝束,菌丝生理成熟。
7.搔菌催蕾
生理成熟的菌包,用专用搔菌机或搔菌耙剔除培养料表面5~6 毫米长的老菌种及表层老菌丝,使培养料面形成环沟呈圆丘状。搔菌后的菌袋,移入温度14~16℃、空气相对湿度90%~95%、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的栽培库房内,料面覆盖潮湿的无纺布保湿或加湿器加湿。闭光培养5~7天,瓶口出现绒絮状菌丝、色泽变灰则转色完成即进入催蕾阶段。菇房温度降至12~14℃,日光灯增加光照100~200勒克斯,促原基分化,一周左右料面上可以看见针头状的菇蕾。
8.出菇管理
菇蕾出现后,揭去覆盖物,室内温度维持在14~16℃、光照5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0%~0.2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向空间喷雾增湿,忌直接向菇蕾喷水。随着子实体生长时期变换通风量,初期每天10~12次,每次6分钟。菇盖直径0.5~0.8厘米时减少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至0.30%~0.35%,以抑制菇盖的生长,促进菌柄增粗。
9.采收与清料
从现蕾到采收一般需7~12天。菇柄长11~13厘米,菇盖直径1.0~1.5厘米时采收。工厂化栽培只采第一潮菇,平均每袋采鲜菇350 克。废弃栽培料随时运走,菇房用水清洗,蒸汽熏蒸除菌杀虫。
三、加工、包装与储运
整理剪掉菌柄基部的杂质,拣出伤、残、病菇,根据分级标准分拣后称重或归类堆放,真空包装。产品包装上注明产地、产品名称、厂名、商标、条形码、净重等标识。低温储存,储存温度(4±2)℃,用保温车或冷藏车运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网址://www.nazashop.com/mogu/201030620.html
[蘑菇种植技术]什么是平菇黄菇病?平菇黄斑病一般是由于菇房高温高湿或者大棚滴水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从业者可通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度及湿度来防治该病,对已经发生黄斑病的平菇,严重的要马上采摘,以免传染。...
[蘑菇种植技术]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在土壤缝隙内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在春季会嚼食子囊果,直接造成减产或影响菇体外观,使羊肚菌商品价值或食用价值降低。并且由于虫伤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
[蘑菇种植技术]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
[蘑菇种植技术]菇农咨询: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 很浅,怎样防治? 解答: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措...
[蘑菇种植技术]1、栽培环境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2、稻...
[蘑菇种植技术]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 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
[蘑菇种植技术]1、光照条件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
[蘑菇种植技术]食用菌覆土后出现大面积的绿霉,是很多适宜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白灵菇、杏鲍菇、平菇等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菇袋后熟不彻底,覆土后没有及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
[蘑菇种植技术]眼下,正是香菇成熟季节,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香菇基地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菌肉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则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
[蘑菇种植技术]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1)土壤的选择: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