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栽培技术
栽培温度
毛木耳是一种中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地~37℃,适宜温度25~30℃,超过40℃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发生温度18~34℃,以22~28℃最适宜,在此温度下子实体大量发生,产量高、质量好,其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5℃。
栽培湿度
毛木耳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若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料底积水,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出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95%,在此湿度下子实体发育快,耳丛大、耳片厚。但空气湿度过高,则易遭受杂菌侵染,引起流耳。
空气条件
毛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室(棚)空气新鲜,氧气充足,菌丝生长胜盛,子实体容易形成、伸长和开片。若通风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还会导致杂菌污染。
光照条件
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弱对耳片的色质有直接影响,在弱光条件下,耳片色淡,茸毛短、细。光照强,耳片颜色深,茸毛长、粗。
酸碱度
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PH为6.0~7.5,PH在4.5以下或8.5以上时菌丝生长势弱,生长速度慢。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宜PH为5.2~8.0,最适PH为6.5~7.0。
注意:毛木耳是一种中高温型耳类,在春夏至夏秋栽培,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霉能力,此外毛木耳耐碱性较强,通过适当调高培养料的PH可以抑制杂菌生长,下面我们就接着来看一看毛木耳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毛木耳栽培方式非常多,但是目前大部分选用熟料袋栽方式、塑料大棚墙式出耳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均有省时、省工、操作方便、单位面积利用率高等优点。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结合塑料大棚特点,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3月底摆袋出耳。秋栽避开高温季节,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天左右,且不受雨季影响。
栽培配方
1、锯末60%、棉籽壳15%、玉米芯15%、麦麸10%,另加石灰1%、石膏1%、过磷酸钙1%。
2、玉米芯47%、锯末40%、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石膏1%。
拌料装料
1、选料:毛木耳原料要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等,玉米芯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颗粒,锯末过筛,剔除坚硬的杂物,霉烂变质培养料影响出耳及产量,不予采用。
2、拌料:玉米芯及锯末吸水性差,应提前1天预湿,各种培养料配置齐全后充分搅拌,湿润浸透,培养料含水量60~65%,水分过少,影响菌丝对营养物质的水解和吸收,活力降低。水分过多,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窒息死亡,Ph小时值5.0~6.5为宜。
3、装料:拌料后闷1天,中间翻料堆一次,使培养料吸水均匀,切勿混杂有干料,否则消毒不彻底而易染杂菌。装袋前把料再翻一遍,使料内水分更均匀。栽培袋一般用17×42厘米的聚丙烯袋,采用装袋机,每袋装湿料约1千克。装料要求紧实适中、上下松紧一致。
灭菌接种
1、灭菌:毛木耳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维持12小时停火,然后再焖12小时即可,装锅时装量不宜过满,要留有余地,使蒸汽充满整个空间,达到灭菌彻底。菌种严格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
2、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法,提前12小时将挑选浓白、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和接种工具一起防入接种帐,点燃两包净美灵烟雾剂灭菌。接种前将接种帐一侧离地掀起20厘米高、2米长的通风口,换气10分,使接种帐内药味散尽。工作人员穿戴整齐进入接种帐,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以1:4的比例安排人员,四人将料袋直立并打开袋口,一人在酒精灯下将栽培种捣碎并快速分接菌种,接入菌种后,立即收拢袋口并轻轻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结合,系住袋口。再将料袋另一头向上,打开袋口接种、系口。
发菌管理
1、发菌好坏与出耳势、抗逆性和木耳产量密切相关,棚内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碱性环境抑制杂菌发生。接种完的料袋就地码成墙垛,一般10个料袋高,垛与垛之间留40厘米距离,便于通风和管理。
2、发菌温度的原则是偏低不偏高,以低温发菌为宜,切忌高温发菌,避免出现烧菌现象,温度以20至25摄氏度为宜,不得超过28摄氏度。菌丝培养期间尽可能不见光,以免菌袋未发透袋上长出胶质化耳基斑点,易染杂菌。发菌期间要勤检查,轻拿轻放,防止袋壁破损,发现有杂菌感染者及时清除,以免引起其它菌袋感染。
3、棚内如发现老鼠危害,要及时撒施生石灰,使菌袋表面覆盖一层石灰,即可阻止其危害,或放粘鼠板。10天左右倒垛,防止烧菌和菌袋间发菌速度差别太大。一般情况40天左右即可发满菌袋,再经10天养菌期,让菌丝充分成熟,便开始有原基形成,及时码成墙垛进行出耳管理。
出耳管理
1、排耳袋前先将摆耳袋的地面铺上草苫子,两边比耳袋宽出10厘米,用编织袋铺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质量下降。铺完草苫子及编织袋后,用500倍多菌灵或克霉灵喷洒整个大棚消毒。塑料大棚东西中间留1米走道,南北向摆放耳袋,呈墙垛式,高10~12个料袋,行距80厘米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
2、摆耳袋的地面应比走道高,便于排水。用消毒过的刀片在耳袋两端均匀开“V”形出耳口6至8个,口径1.5~2厘米,深度以不伤菌丝为度。开袋后的前10天,每天喷雾2次保湿,保持地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0%,有7摄氏度左右的温差,每天通风换气1~2次。在保湿、温差、散射光、通风的刺激下耳芽开始形成。
3、当耳芽出现后,以保湿为主,适当通风换气,耳芽迅速生长呈漏斗状或杯状幼耳,每天喷水2~3次。随耳片逐渐长大而增大喷水量,在耳片生长后期,要经常观察棚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95%、通风不良时,容易出现“流耳现象”,应加大通风量,降温降湿。
4、杂菌发生时,勿用农药,可用石灰浇刷再喷用生物制菌剂,增强通风。出耳管理的关键是耳片湿度控制,要求“少吃多餐”,勤喷、少喷,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确保耳片湿润无积水。一般耳片小时少喷,耳片大时多喷。阴雨天不喷或少喷,晴天干燥多喷。一般小时l天1~2次,大时1天2~3次,确保相对湿度在85~95%。以地面或空间喷水为主,喷水最好成雾状,忌向耳袋直接喷水。
采收转潮
1、耳片成熟时即可采收,在正常情况下从出原基到采收一般需15~25天。初生的毛木耳子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长大成耳状,许多耳片连在一起呈菊花状,直径一般为10~20厘米。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开始收缩时可采收。
2、采前应停止喷水l天,让耳片稍干,采摘时不易破碎,尽量选在晴天采耳,利于晒干。采耳方法是用手捏住耳基将整丛子实体采下。如果出耳不齐,可采大留小,先采上面大的、已成熟的,保留下面小的继续生长。
3、采收时必须把耳根采尽,以免杂菌感染或虫害造成烂耳,影响下批耳的生长。耳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又进行出耳管理。以后经过15天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采收一次耳,一般可连续采耳3~4次。
网址://www.nazashop.com/shucaizhongzhi/188635.html
[蔬菜种植技术]眼下,马上进入5月中旬,高温强光的天气日渐增多,棚室蔬菜生长速度加快,植株很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表现为茎秆细弱、拔节长、根量少、根系弱、根层浅、开花坐果减少,畸形果多等症状。在此提醒菜农,在进行控...
[蔬菜种植技术]普通菜豆也叫菜豆,还有芸豆、四季豆、玉豆、架豆等叫法,一年生草本,蔓生和矮生,起源于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2019年12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普通菜豆年种植面积约有3650万h㎡,总产量3140万吨左...
[蔬菜种植技术]5月中下旬,正是越夏蔬菜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棚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0多度,棚里温度更高,中午前后即使上下通风,棚温也要超过35℃,对蔬菜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影响很大。对越夏西红柿等蔬菜来说,前期花芽...
[蔬菜种植技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时雨时晴,温度忽高忽低,很多农户都头疼不已,有很多农户咨询棚内西红柿出现叶片黄化现象,问题叶片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表现为叶脉间失绿黄化,有些叶片上还有黑色小点,这是咋回事?通过了...
[蔬菜种植技术]晚春初夏,随着气温升高,大棚保温被不再拉放,棚内昼夜温差大大增加。再加上进入5月份后,晴天时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而到了夜间,由于保温被已经不再使用,棚内温度一般下降到15℃左右,导致棚内昼夜温...
[蔬菜种植技术]甘蓝,又称莲花白、卷心菜、椰菜、包心菜、圆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 一、种植条件甘蓝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
[蔬菜种植技术]近日,有菜农反映今春樱桃番茄膨果慢,而且果型偏小,全棚植株普遍较矮,叶色黑绿,叶片厚,棵子拔节太短。经过交流,得知这些棚室普遍喷洒控旺药剂过多。 目前市面上的控旺药剂,成分多为...
[蔬菜种植技术]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导致叶片功能降低,进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近日,笔者在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元旦后定植的番茄正处于第2、3...
[蔬菜种植技术]蔬菜需要的营养元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只是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不同而已,硼元素对促进花芽分化、坐果、膨果、根系和生长点生长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樱桃番茄生长全程都...
[蔬菜种植技术]先说一下蓟马危害幼叶的症状。蓟马具有趋嫩性,喜欢危害幼叶常造成叶片黄化、皱缩扭曲、粗糙,受害面斑枯。蓟马也喜欢在花蕊处取食,辣椒花蕊受害后,引起花蕾脱落。没有引起落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