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是鱼、虾、蟹、鳖、龟、蛙等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到产量和经济效益。每一种水
一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是鱼、虾、蟹、鳖、龟、蛙等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到产量和经济效益。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的一些基本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养殖动物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下降。重者可能造成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恶化的水质不仅有害于动物机体的健康,甚至还危及它们的生命。众所周知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和悬浮剂,它可溶解各种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等,也可溶解各种盐类,如亚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还可悬浮尘埃、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小型的原生动物以及各种虫卵等。水体中溶解和悬浮的种种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和成分,其中一部分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必需的,有一些是无益的,而另一部分则是有害的,或者在含量较多时有害,同样,它们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也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特别是某些成分对养殖动物生长和健康不利,而对一些病原体(如病原菌、寄生原生动物)的繁殖、滋生以及产生毒力等是必需的,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水质对养殖的水生动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的养殖水体(未被工业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5项指标。重金属、农药、化工污水等污染的水源,如超出《渔业水质标准》,则不能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对养殖用水,必须定期进行全面科学检测。如果片面检测或仅凭经验主观判断,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
科学的检测的可得出正确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告诉养殖者水质的状况,从而判断水质是否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的要求,以及是否会引起动物发病。水质检测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改善水质、鱼病用药提供依据,减少因施肥、投饵、用药等日常管理造成的鱼类死亡损失。因此,水质检测是保证水质健康的必要,也是水产健康养殖的基础。
二、溶解氧——水产动物生命要素
同人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不同的是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水产动物呼吸的是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体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塘致死。
1. 养殖(育苗)水体溶氧要求
一般来说,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ppm),至少应保持3mg/l以上。各种鱼、虾类的需要溶解氧条件如表1。
表1 各种鱼、虾类所需溶氧范围(mg/l)
品种
3. 引起鱼、虾浮头的原因 (1)池塘或水库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在夏、秋高温季节,精养塘水质肥浓,白天上、下水层氧差很大,至午后,上层水溶氧饱和,下层水严重缺氧,由于水的热阻力,加之风平浪静,使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果突然下雷阵雨或刮大风,使表层水温急剧下降,造成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上层溶氧量较高的水迅速对流至下层,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净,偿还“氧债”,从而使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造成缺氧浮头。 (2)水质过肥或败坏而引起。夏、秋高温季节,池塘或水库温度较高,加以大量投饵,使池水很肥。如果久晴不雨,又长期不加注新水,易使水质过肥(水色转黑)或败坏(因浮游植物繁殖过度而导致大批死亡,水色转浑发臭),引起鱼类浮头。 (3)光合作用不强而引起。由于阴雨连绵或大雾,致使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溶氧补给量少,而池水中各种生物呼吸和有机物分解又不断地消耗氧气,以致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引起鱼类缺氧浮头。 (4)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由于水蚤、轮虫等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池水转清,水中溶氧主要靠空气溶入来补充,远远不能满足耗氧需求,引起鱼类浮头。 4. 鱼虾缺氧时的反应 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躁,水面明显看到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虾头部浮于水面,鱼虾呼吸加快;严重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甚至死亡。如武昌鱼和白鲢在0.6mg/l溶氧时开始大量死亡。长期处于1.0-3.0mg/l溶解氧时,鱼虾摄食基本停止,生长速度极慢,抵抗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浮头的高产池塘,饲料系数高、经常发病的原因。 5. 溶氧与其它有毒物质的关系 保持水中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和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氨和硫化氢,在有充足氧存在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耗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成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被转化成硫酸盐,变成无毒的最终产物,并被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吸收。因此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如果缺氧,这些有毒物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据测定,当水中溶氧由1.54mg/l提高到2.2mg/l时,NH3 的含量由0.4mg/l降到0.2mg/l,亚硝酸盐可由0.04mg/l降到0.01mg/l。 6. 如何增氧? 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注入新水,晴天中午或后半夜经常使用增氧机,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经常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如底改白+黑、特效底爽、粒粒活水菌//农村致富经网www.nazashop.com //、三效救星等)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增氧方法。缺氧浮头时泼洒活性氧水质改良剂(三效救星)是水体缺氧的应急措施,但化学增氧剂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水体缺氧的问题。无论何种增氧剂固体含量不能超过13%,液体含量也不能超过18%。如1亩池塘(平均水深1米),泼洒1公斤增氧剂,其溶氧也不过增加0.25mg/l,而鱼开始浮头死亡到正常的溶氧之间的差距达2mg/l以上。因此,通过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平时多注水或开增氧机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粒粒活水菌、光合细菌等)等措施是水产养殖浮头或泛池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三、pH值——水质状况的晴雨表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pH值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如NH3 和H2S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其毒性也不同。 1. 水质pH值的控制标准 海水养殖pH值一般应控制在7.5-8.5之间。水体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pH值的变化对水产养殖动物和水质均有很大影响。 2. pH值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直接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危害,甚至致死。酸性水中(pH值低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鱼虾浮头。由于耗氧降低,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鱼虾仍处于饥饿状态。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如鳗鱼在pH值低于5时,鳃变红褐色黏液分泌增多,呼吸衰竭而死亡。pH值在低于4或高于10.5时,鱼虾不能存活。 3. pH值对水质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大量的铵(NH4)会转化成有毒的氨(NH3)。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4. 如何调节水体pH值 水质偏酸:当pH值小于7时,可全池泼洒20ppm生石灰提高pH值0.5左右。 水质偏碱:当pH值在7-8.5之间时,适宜于鱼虾生存,当pH值大于9.0时,可采取措施降低pH值,降低pH值的最好方法是换水或注入新水。也可全池泼洒降碱灵来降低pH值。但每亩每次泼洒不得超过1公斤,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 四、硫化氢(H2S)——水体中剧毒气体 1.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毒性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一是养殖池底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二是异养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 2.水体中的硫化氢的控制标准 水产养殖(特别是育苗)生产中,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应该严格的控制在0.1ppm以下。 3.硫化氢的毒性 硫化氢对于水产动物是种剧毒物质。大约0.5ppm的硫化氢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当水中的硫化氢浓度升高时,鱼虾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能力都会减弱,严重时会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硫化氢与鱼虾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导致鱼虾呼吸困难,造成鱼虾中毒死亡。 硫化物在水中能常以HS— 和H2S两种形式存在,S的量极微,HS— 和H2S的比例受pH值调节,转化形式如下: H2S→H++HS- H++HS-→ H2S H2S有毒,HS- 无毒。等量的H2S,pH值越低,毒性越大。按H2S的离解常数,当pH值为9时,约有99%的硫化氢以HS- 形式存在,毒性小;当pH值为7时,HS- 和H2S各占一半;当pH值为5时,则有99%的硫化氢以H2S的形式存在,毒性很大。由于海水的pH值较高,所以海水养殖受到硫化氢危害的机会比淡水养殖小。 4.维持池水硫化氢不超标的方法 (1)充分增氧,高溶解氧可氧化消耗H2S,并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与繁衍。通过泼洒高效增氧剂如三效救星,加开增氧机可达到增氧的目的。 (2)控制pH值:pH越低,发生H2S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应控制pH值在7.8-8.5之间,如果过低,可用生石灰提高pH值,但应注意水中氨氮的浓度,以防引起氨氮中毒。 (3)经常换水:使池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同时向新水中添加Fe、Mn等金属离子能沉淀水中的H2S。 (4)干塘后彻底清除池底污泥,如不能清除,应将底泥翻耕曝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它硫化物氧化。 (5)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定期施用浓缩光合细菌及粒粒活水菌和清水素等。
五、氨(NH3)——水产动物的隐形杀手 1.氨的来源 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氨对水产动物是种剧毒物质,养殖池中由于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 2.水中氨的控制标准 氨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由于个体和品种差异而安全浓度有所不同,为保证鱼虾的安全,水产养殖(育苗)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ppm以下。 3.氨的毒性 氨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依其浓度不同而不同。 (1) 在0.01-0.02ppm的低浓度下,水产动物可能慢性中毒出现下列现象:一是干扰渗透压调节系统;二是易破坏鳃组织的黏膜层;三是会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鱼虾长期处于此浓度的水中,会抑制生长。 (2) 在0.02-0.05ppm的次低浓度下,氨会和其它造成水生动物疾病的原因共同起迭加作用,加重病情并加速其死亡。 (3) 在0.05-0.2ppm的次致死浓度下,会破坏鱼虾皮、胃肠道的黏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 (4) 在0.2-0.5ppm的致死浓度之下,鱼虾类会急性中毒死亡。发生氨急性中毒时,鱼虾表现为急躁不安,由于碱性水质具较强刺激性,使鱼虾体表黏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农村致富经网www.nazashop.com //,鱼在水体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嘴挣扎。 4.氨的毒性与pH值的关系 对水产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是氨(NH3),而不是铵(NH4)。铵(NH4)对水产动物没有毒性。在水中氨和铵存在如下转化: NH3 +H2O→NH4OH→NH4++OH- NH3 +H2O←NH4OH←NH4++OH- 表2 水体中有毒氨(NH3)在总氨氮中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