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蔡之瑞:做粉丝创业抻出千万财富
[致富经]千万财富抻出来(20141205)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这里是蔡之瑞的老家,记者赶到时这里的人正在收红薯。这些红薯在当地可不一般,经过这些村民的手,它们就变值钱了,而且有很多讲究。
从地里
[致富经]千万财富抻出来(20141205)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这里是蔡之瑞的老家,记者赶到时这里的人正在收红薯。这些红薯在当地可不一般,经过这些村民的手,它们就变值钱了,而且有很多讲究。
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会被加工成红薯淀粉。和好的红薯淀粉面再经过打瓢,打成这种粉状直接下到开水里。煮熟的粉丝再经过冷水冷却,就可以出锅了。做红薯粉丝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上冻。上冻一般选择在冬天天气寒冷、能结冰的时候,经过上冻粉丝就能够成形,不粘连。
蔡之瑞家里就曾在上冻这道工序上出现了问题,而改变了蔡之瑞的命运。
2006年春节,在苏州打工的蔡之瑞像往常一样回家过年,可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难忘。
蔡之瑞:我父亲的话他当时面目表情我都无法形容,我母亲那个眼泪哗哗就下来了。那一万多元钱对于他们来讲意义就是很重要了,当时。不好意思,一提到这事情,我现在都激动。
2006年春节前,蔡之瑞的父母像往年一样做了2000多斤粉丝凉在露天,等待天气上冻。然而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村民蔡道强:那年也反常,没有冻,后来没有办法了,包在油纸里面,等着看是不是有机会能再上冻,结果,始终就是没有冷空气。时间长它就(发)霉了。
村民张翠霞:扔沟里呀,后来就扔了,不能吃呀。喂牛牛不吃,冻不开。
记者常昆:当时你们都看见了吧?
村民张翠霞:看见了。我们家都扔了很多,他家扔了最多的。
2006年春节前的气温比往年高,2000多斤、价值一万多元的粉丝在露天挂了十几天都没有上冻,全都发霉了。大半年的收成,就这样打了水漂。
任凭蔡之瑞怎么劝,父亲始终很沉默,母亲也偷偷的抹眼泪,整个春节全家人都过得很压抑。
蔡之瑞:我说妈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在外面打工,儿子现在长大了我能挣到钱。一万多元钱我给你好了,但是他仍然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虽然这些年自己打工赚了点钱,可始终没有办法让父母过得好一点,蔡之瑞很内疚。就在那年春节,蔡之瑞决定辞职,回乡创业。
2006年4月,蔡之瑞带着打工积攒的二十多万元,回家做粉丝创业。
蔡之瑞曾在苏州的一家印染企业担任车间主管,月薪上万,村民们都不理解他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工作,回家做不赚钱的粉丝。
只有蔡之瑞自己知道,他是要干一件大事。
蔡之瑞:这么好的产品,不能卖上一个好价钱,这就等于是抱着一个金饭碗,遍地去要饭。我就感觉他们没有一个人把这件事做好,我心想,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来了吗?
虽然家乡的手工粉丝一百多年来都没人能够做大,可蔡之瑞觉得这种传统粉丝正好能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卖到城里肯定能赚钱。
蔡之瑞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三十多万元,加上自己的一共六十万。先建了一个冷库,改变了粉丝只能在冬天生产的现状。为了迅速扩大规模,蔡之瑞成立了合作社,带领大家抱团发展[养殖网:www.nczfJ.com/]。一些村民看蔡之瑞决心这么大,也愿意跟着他干。
蔡之瑞创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家乡的粉丝卖出去。可仓促上阵,让他走进了一条始料不及的道路。
蔡之瑞:合作社真的办起来,然后才发现,农业它投资很大,你简简单单吃一顿饭,要花钱吧,你住个宾馆要花钱吧。复印材料,注册商标,搞条(形)码,搞包装什么都要钱。
做起来蔡之瑞才发现,创业的投入,是他根本承担不起的。六十万元资金很快用完了,可产品还没上市。2006年中秋节那天,蔡之瑞想和家人商量把房子卖了,这个举动在家里引爆了一场战争。
蔡之瑞的妻子刘丽丽:想起那时候,特别苦,中秋节那天晚上我摔了碗。我们儿子以后长大要用的钱全部投资在这上边了,以后他怎么过啊。我说你干脆和你的粉丝过去吧,咱们离婚算了。
蔡之瑞:我老婆平常是一句话都没有的,在那个时候她一来火我也怕了。
花掉全部积蓄,又负债几十万元,妻子本来就已经反对蔡之瑞创业。听说他要卖掉城里唯一的房子,妻子彻底爆发了。
中秋节本该是个团圆的日子,可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到了傍晚,蔡之瑞自己躲到了菜地里。当初创业,是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却闹到了这个地步,蔡之瑞开始后悔创业。
蔡之瑞:当时眼泪哗哗在流,我一般很少流眼泪,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很无助的那种感觉,感觉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种感觉。
蔡之瑞的妻子刘丽丽:我看他一直不回来,我就去找,结果他跑到田地里,红薯地里面去了。我看他蹲在那儿,好象在哭,我也过去了,我就抱着他一直在哭。
夫妻俩在菜地里哭了一晚上,妻子最终还是选择支持蔡之瑞。第二天天一亮,蔡之瑞就拿着房产证到城里把房子卖了。
蔡之瑞:当时本来是可以卖到40万元的房子,我就是卖了33万多元。确实没回头路了。
拿着卖房子的钱,蔡之瑞度过了难关。2007年1月,第一批粉丝生产出来。蔡之瑞想把粉丝卖到超市里去,他找到蚌埠市内几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然而对方说的话给蔡之瑞泼了一盆冷水。
蔡之瑞:他们就是说,你们进我们超市可以,但是我们单品要收你十万元的进厂费。我当时一听把我吓死了,我说我哪有这些钱。
蔡之瑞从超市出来后,有些沮丧,在这之前,他不知道进大超市,单品就要十万元的进场费,几个品种加起来,一家超市就要几十万元。这让他不得不打消了进超市的念头。
超市渠道走不通,蔡之瑞又把粉丝拿到农贸市场里。可是手工粉丝比机器粉丝成本高,根本没有经销商愿意卖。
高端的商超走不通,普通的农贸市场又没有竞争力。蔡之瑞几个月都没找到销路。二十多万斤粉丝积压在仓库里。
父亲为了逼蔡之瑞放弃创业回去打工,一气之下和他起了冲突。
村民张翠霞:他爸就拿着树条儿,追他,我叫你(不务正业)。
记者常昆:当时真是这样吗?
村民张翠霞:是的,叫你不务正业,在外边打工打得好好的。
村民陈海凤:拿板凳打。
记者常昆:拿板子打?
村民陈海凤:坐的板凳,打。
记者常昆:打他?
村民陈海凤:对真打,这不是假的。
蔡之瑞的父亲蔡道贤:自己带回来的钱也花完了,又欠了点外债,所以说我有点着急了,就拿棍子去打他。
蔡之瑞:追着我打。
记者常昆:他是想把你撵走?
蔡之瑞:对他是想把我吓跑,撵到外边去,还想让我回去那边打工。
当时我就在想,我家里面已经投资这么多钱了,亲戚朋友借遍了,我打工挣的钱也花完了,然后我银行还有贷款,我就想,我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我就全完了,我把我自己卖了也还不了这个债。当时我就想我要坚持。
那段时间,蔡之瑞跑遍了蚌埠市的大街小巷,挨家店铺推销。饿了,就吃口面包,困了就睡在这辆车里。跑了一个星期后,蔡之瑞的一个发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蔡之瑞:经过观察我就发现,特产店的门前每一个进去的人,他多多少少都要买一点东西出来,而且这些东西还都不太便宜。他的客流量虽然不多,但是他的交易的成功率很高。
她叫丁莲,是蚌埠一家特产店的老板,当时蔡之瑞第一个找到了她,希望她能代卖自己的粉丝。
丁莲:我们土特产店专门卖蚌埠这一块的土特产品,他产品的定位跟我们店完全是符合的,我们也是需要这种产品来填充这个市场。
蔡之瑞把粉丝放到特产店里,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可特产店已经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回去之后,蔡之瑞寝食难安,每天一个电话询问销售情况。一个月之后的结果超出了蔡之瑞的想象。
丁莲:我们尽力地向客人介绍,免费的送一包给他尝。然后客人吃完了(反馈)非常好,连附近的居民都来买这个回家吃。他的粉丝做得非常好,纯手工,一年大概是十几万元的销量。
记者常昆:之前想到过吗?
蔡之瑞:我原来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只是想进超市。所以说这一下的话就打开了市场。
这让蔡之瑞喜出望外,他急忙又联系蚌埠市的其它特产店进行铺货。二十多万斤的库存,几月就卖完了。2008年,随着团购、礼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蔡之瑞也搭上了顺风车,他与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家特产店进行了合作。
蔡之瑞:特产店的价格很高,我们粉丝每一斤要卖到20多元钱。每一年的销售额就光特产店这一块就要做到2000多万元。
手工粉丝正好迎合了特产店的定位,到2011年,仅通过特产店的渠道,蔡之瑞合作社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二千多万元。
看蔡之瑞经营的好,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加入合作社。到2012年,合作社已经吸纳了500多户村民。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产量迅速增加,蔡之瑞需要找到新的销路。
这里是蚌埠市的一家农庄,2012年7月,蔡之瑞陪朋友到这里度假时,发现了一个商机。
蔡之瑞:我发现就是来山庄旅游的这一批人,他们的消费,购买能力都很强。我在想既然我们的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产品,我们为什么不能和这些中高端购买力很强的这一批游客来合作呢?
来这个农庄度假的游客很多,而且购买力强。这给蔡之瑞留下深刻印象,他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粉丝卖到这家农庄里。
然而,蔡之瑞找了很多次这家农庄的销售部门。可对方根本不愿意和他合作。
蒋保安:蔡之瑞曾经多次找过我们的销售部门,他要把粉丝卖给我们,销售部也在跟我们讲。我就问他们对这个情况了解吗,他们说不太了解,因为我们这个农庄呢,过去有一家专门给我们合作的粉丝企业,合作多年了,产品质量也比较稳定,第二个呢,我们整个食材选择非常挑剔。所以他这个呢,我们当时就没有考虑他。
农庄方面对蔡之瑞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拒绝了他。看农庄方面是这个态度,蔡之瑞干脆不找他们了。可过了一个星期,蔡之瑞又回来了,这一次,他在农庄门前,支了一口锅。
蔡之瑞:我当时想得非常简单,我让他们每人端着一碗粉丝,然后景区老总他肯定会发现。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进我们景区的人都端着一碗粉丝。他们老板要是重视了,这件事就很好办。
为了引起农庄老板的注意,当时蔡之瑞就像这样支起了锅。他想免费送粉丝给进农庄的游客。但他没想到,大部分游客都是直接开车进去了。只有一小部分游客会从门口走进去。可即便这样,蔡之瑞也没放弃,一天至少也要送出一百多碗粉丝。
就在蔡之瑞摆摊送粉丝一个星期之后,农庄的老板出现了。
蔡之瑞:我一看老板来了,我当时太激动了,我当时真是太激动了,我说你可出来了,我非常想和你们山庄合作一把。
蒋保安:到我们这儿来推销的每天几乎都有,有时候就简单拒绝一下,就说我们这边不需要,以后再跟你联系,就走了。他确确实实打动了我,心里面感觉到一动,这个年轻人这么执着,因为我也是从年轻时候走出来的,自己创业,特别有同感。
农庄老板蒋保安被蔡之瑞的做法打动,通过游客反馈,他也了解到,蔡之瑞的粉丝确实也不错。于是决定到蔡之瑞的生产基地考察,在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之后,蒋保安决定与蔡之瑞合作。
蒋保安不仅在农庄的餐厅使用蔡之瑞的粉丝,还与蔡之瑞合作,在农庄里建了一座粉丝加工作坊,现场制作粉丝,供游客参观,卖牛肉粉、麻辣烫。
游客:爽滑细流,有劲道。还比较鲜美。
有了这个成功的经验,这两年蔡之瑞又先后找到安徽省内的十几家景区、农庄合作。2013年整个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蔡之瑞自己的销售额也超过了400万元。
2014年,蔡之瑞的粉丝合作社又有了新的发展,经过几年的申报,他们申报的传统手工技艺董胡粉丝成功入选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成了蔡之瑞粉丝专业合作社的一张名片。
编导:常昆
摄像:武耀华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致富经]蔡之瑞:做粉丝创业抻出千万财富
网址://www.nazashop.com/yzzz/201014160.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