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辞职做“农民”创出新天地
李慧文在查看红米稻谷的生长情况。
(左)红米稻谷,(中)白米稻谷,(右)黑米稻谷。
又到晚造水稻收割季节,在龙门县平陵镇祖塘村黄澄澄的稻田中,一片深红色的稻田特别引人瞩目。在这片红稻田边,一位身着红色上衣,鼻梁上架着眼镜,梳着马尾,背上挂着一顶草帽的女子,正仔细查看稻穗的情况。“这是红米,长得挺好,马上就可以收割,我们已准备好粮仓收稻谷了。”这名女子是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下简称合作社)理事长李慧文。外表文静脸上挂着甜美笑容的她,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干农活的人。“我原来是当老师的,后来辞职干农业。我想让更多人吃到我们龙门的优质大米。”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慧文解释说。
连续10多天奔波在收割现场
1982年出生的李慧文是土生土长的平陵人。自从龙门县晚造水稻收割开始,李慧文就奔波在水稻收割现场。
合作社现有116位合作社员,种植面积约2000亩,有订单合同的合作农户有近5000户,种植面积约6000亩,另外还有一些不是合作关系的农户,也会将大米送过来。这些水稻种植地,分散在龙门县的多个乡镇。重阳节后,李慧文已经在各乡镇农村跑了10多天。“要看今年收成的情况跟去年有什么不同,还要向村民了解不同水稻品种种出来的稻谷质量如何,以后要怎么改进等等。”
因为乡村的山间小路难走,要是开车进去,光车辆掉头就得花上半个小时,于是,李慧文就自己开摩托车进山里,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有时候跟农户聊到晚上9时多,稻谷收割完后她才走。前几天气温较低,尽管李慧文冻得发抖,但她依旧坚持站在稻田边,等农户的稻谷收割完后才走。“今年过完年就要给农户发种子了,先探清楚,心里才有底。”
当天李慧文查看的红米稻田,是今年才试种的新品种。“这是红米,今年才开始在这个村子试种。”李慧文笑着说道,刚开始有人不了解红米,还以为这片稻谷出了问题,说打虫用药过度,稻谷叶子都变红了。除了红米,合作社还发给农户黑米种子,现在一些村民种的黑米也已经成熟收获了。”李慧文说,“红米和黑米属于糙米,虽不及大米软滑,但营养价值很高,有预防贫血的功效,可以用来主打‘养生米’”。
自小生活在农村与水稻有感情
李慧文原本是一名老师。2001年,她进入平陵中学任教,先后教过电脑、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还被任命为校团委书记。“我当老师时,很拼命的。不管是上课还是招生,工作做得很认真,常常到学生家家访很晚才回家。”她告诉记者。
做了9年多的老师后,她选择辞职。说到为何要辞去公职来做一个“农民”,李慧文说,自己也有些说不清楚。她从小生活在农村,吃着有天然芳香的龙门大米长大,与龙门水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除了喜欢龙门的米外,还有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因为婆家经营大米,她经常被亲戚朋友和学生家长问到一个问题:如何能购买到放心的大米。
这让李慧文有了尝试做农业的想法,怎样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呢?她觉得龙门的大米应该让大家觉得安全,就这样,李慧文踏上了农业之路,放下粉笔与稻谷打起交道,开始不断探索。
初入行曾误收湿稻谷
刚踏入农业的门槛,李慧文完全是个门外汉,什么都不懂。就连大米有哪些品种她都懵然不知。
她没想到,大米还有如此多的品种,她把家里收购的丝苗米、美香粘、七丝粘等几种不同的大米,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有些大米,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不一样,但煮成米饭后,其香味口感有很大差别。于是,李慧文就通过看书来对比各种大米的特性,研究大米在长短、圆扁、色泽、香气等方面的差异。她通过实践、上网、跟农民交流来学习,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市农技推广中心举办的“阳光工程”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李慧文连续参加了两次,结识了不少水稻种植户。
作为刚入行的新手,李慧文也吃过亏。由于婆家有一个大米加工厂,每年都要收购大量的稻谷存放起来,以备一年加工用。有农户将还未完全晒干的稻谷拿来卖,李慧文没有辨别出来,直接收购后存放在仓库里。“好在家人经验丰富,抽检时看出了端倪,没办法,只能全家出动,把这些稻谷搬出来重新拿到学校的操场去晒干。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等稻谷发霉了,损失可就大了。”
李慧文知道,只有不断学习,自己才能从一个外行成为内行。如今李慧文说起稻谷来头头是道。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牵头成立合作社统一种植销售
经过勤奋学习,李慧文逐渐熟悉了水稻生长情况,有了底气后,2011年,李慧文牵头成立了合作社。
李慧文的合作社,采取“加工厂+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进行运作,每年由粮食加工厂根据市场需求向合作社发出收购订单,再由合作社向农户提出种植量,并签订购销协议。为保证质量,合作社统一选用优质水稻种子免费发放给社员并统一种植(对于合作农户则以半价出售);统一以低于市场价向社员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播种;统一进行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实行统防统治;统一收割;统一以高于市场其他优质稻谷价格收购水稻;统一包装销售。
为鼓励社员种出安全大米,社员们种出来的大米,合作社的收购价比当地优质稻谷要高出10%左右。李慧文告诉记者,因为从源头控制稻谷质量,合作社成员的稻谷品质好,曾经有一年,村民还在院子里晒稻谷时,就有外地人开车过来高价“抢”稻谷,导致那年他们少收了不少稻谷。后来,他们逐渐完善了与农户的购销合同。在免费发放种子种植时,也不再单一地像以往那样不收取定金。“对于不太熟悉的合作农户,我们会先收定金,到了收购的时候,再把定金返还。”
如今,合作社成员的水稻种植已经拿到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要求农户按照绿色食品的的标准种植稻谷,“要保证社员的稻谷能卖出好价钱。”
看准市场鼓励村民种养生米
踏入农业后,李慧文喜欢上折腾。除了种大米,李慧文还鼓励大家种红米黑米。李慧文说,考虑到现代人讲究养生,前两年,她就尝试着种植一些黑米、红米。
由于红米和黑米的产量较低,收购价要比大米的收购价高。
村民陈伯今年63岁了,他从去年开始加入合作社。在李慧文的带动下,他今年也试种了1亩红米,以前他从未种过红米。“你看,像这样饱满、没有花点的稻谷就是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陈伯发现,这红米似乎真是好东西。“稻穗就有20多公分长,比普通的白米长五六公分,估计产量会挺好。”陈伯知道,红米在市场上的价格不错,如果此次收成好,他就会大面积地种植。
村民吴水桥也种植了1亩多的红米和1亩多黑米。他表示,他种植的稻谷,白米的亩产约400公斤,红米和黑米约350公斤。合作社收购价是大米50公斤200元,黑米和红米的收购价50公斤230~250元。“红米、黑米很受居民欢迎,我们家的亲戚朋友都来要红米、黑米。”吴水桥说,以后每年他都打算种一些红米、黑米。
走机械化道路减轻劳动强度
合作社的水稻种植走上了正轨,李慧文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折腾。这次,她搞起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李慧文崇尚机械化生产,并且注重在农户当中进行推广。李慧文觉得现在田间缺少年轻劳动力,合作社大部分社员都是中年或中老年人。农业不走机械化、现代化,日后就有可能会越来越少人种田,年轻人也不会愿意回来种田。现代农业需要技术,传统的土方法土技术有些已不合时宜。因此,她觉得田间培训以及科学种田非常重要。为了让合作社社员能科学种田,合作社还与高校对接,不定期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教授过来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专题研讨以及改良品种。
今年8月份,她还到农田里,现场给农户示范机械插秧。“机械插秧的秧苗插得深,容易管理,还能减少病虫害,减轻劳动力,让农田不至于丢荒。”李慧文希望,合作社的社员都能走机械化道路。如今,合作社的社员中,已经有部分人购买收割机、插秧机、起垄机。这些农用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也大大提高。
新米也有二维码 一扫信息全看到
众所周知,大米主要以实体销售为主,在电商逐渐风靡的环境中,李慧文也把目光逐渐转向了网络销售。李慧文第一次试水电商是在2012年,那时候,他们在拉手网上做团购,在广州地区进行地铁沿线配送,通过这种方式销售了1700多包大米,成绩还算不错。后来,李慧文逐步扩大电商范围,在惠州集送网、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如今,电商销量稳步上升,还有很多回头客。接下来,李慧文还准备申请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今年的“双十一”,李慧文也早早做好了迎战准备。
“一米爱”是李慧文的合作社推出的品牌。她从去年就已开始筹备注册。记者看到,“一米爱”的包装十分独特,整个包装的色调是棕色的,比较暗沉,上面印有农民画。为了设计这个包装,李慧文可花了不少心思,她和营销团队讨论、修改了多次。农民画是由85后龙门本土农民创作,而包装的设计者为农门的清华大学生,还曾经是她的学生。李慧文说,采用农民画元素,同时也能宣传本土文化。“我们准备以电商加旅游的形式进行推广。我们向一些旅游景点进行了市场情况摸底,把产品放在旅游景点销售,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李慧文从10月中旬开始在网上预售大米,已有不少人预定。“我们在包装上设计了二维码,消费者拿到产品后,只要扫一扫,马上就能进行产品溯源,获得稻谷、大米的检测报告等信息。”李慧文说。
希望能做大龙门大米品牌
今年已是李慧文 “务农”的第五个年头。在创建合作社之初,李慧文缺乏相关经验,碰到无数困难,为了让自己能更加了解农业,李慧文先后参加了农民SIBY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发展与建设培训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省级农村创业青年培训高级班等各类学习培训。李慧文还报读了中山大学MBA总裁研修班,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合作社的基本运营、销售渠道、品牌打造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李慧文觉得,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跟优秀的企业家、管理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收获颇丰。这些培训让她系统地了解了农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农业方面的朋友。“做农业不能单打独斗,要进行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共同建立起信息渠道、销售渠道。通过学习,了解到农业政策趋势和发展趋势,这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李慧文说,参加培训班,大家在课上进行探讨时,都认识到农业产品也需要重新定位。“我们是水稻专业合作社,销售的是大米,现在的消费对象有很大部分是80后、90后,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一部分消费者?只有了解到农业发展趋势、消费市场趋势,顺应趋势发展,我们才会走得更稳,交流培训让我们的视野更广。”
李慧文说:“虽然搞农业很累,但是累得值得,不管做什么,只要有热情,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下一步,她打算继续完善这项事业,走合作社加公司加基地的模式。“希望能做好做大龙门本地品牌的大米。”李慧文充满雄心壮志。
网址://www.nazashop.com/yzzz/201020369.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